Search

今天來到 #台中育嬰院 與老師們分享 #特殊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我們該如何解。

  • Share this:

今天來到 #台中育嬰院 與老師們分享 #特殊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我們該如何解。

情緒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,沒有所謂的對或錯,只有表達適不適當問題。情緒就會衍生行為,行為可區分為外顯式行為與內隱式行為。

外顯式行為,例如哭鬧、尖叫、攻擊、破壞…。
內隱式行為,例如緊張、害怕、焦慮、退縮…。

由於特殊孩子的情緒行為,常常讓人摸不著頭緒,處置上的細膩度往往就要比一般孩子還要來得高,因為您要花很多的時間去了解孩子怎麼了,更要花很多的腦力去思考該如何幫助孩子,所以很容易把老師搞得身心俱疲。

可能有人會問,為什麼要處理特殊孩子的情緒行為,因為有穩定的情緒行為,老師才能有效率的教導孩子。

今天列舉幾個常見的情緒行為問題處置原則與老師們討論,以下的原則是在溝通無效的前提下可以嘗試使用:

✅哭鬧行為

您要學習辨識孩子的哭聲,更要嘗試容忍孩子的哭聲,這樣您才能正確地做出判斷,要如何協助孩子。

若孩子是因為生理或心理的不舒服所衍生的哭鬧行為,那就必須以安撫為前提,盡快解除問題的來源。

若孩子是以情緒行為為手段,進行環境操控的哭鬧,那就讓孩子哭一段時間後,體驗到哭是沒有用的,再來慢慢處理。

✅尖叫行為

尖叫可說是一種激烈的情緒反應,尤其是在興奮的狀態,或是在緊張、焦慮、生氣的時候更容易發生,尖叫也是孩子的一種溝通方式,更可能是日常的表達習慣。

若孩子已然成為習慣行為,就可以善用嫌惡刺激形成的制約手法,讓孩子知道發生尖叫的行為就會獲得不喜歡的結果。由於受限孩子的認知問題,孩子可能還是難以理解,所以演也要演到孩子看懂,把正確行為連結起來為止。

若孩子是透過尖叫來表達訴求,或是吸引注意力,這時就可採取忽略的做法,讓孩子知道尖叫是沒用的。當然也可以使用過度關注的策略,運用嫌惡刺激的介入,讓孩子連結到只要尖叫就會獲得不舒服的結果,逐步削弱孩子的不當行為。

✅攻擊行為

是原始的行為反應,更是情緒上的直接宣洩,在自身情感不平衡的狀態下,將怒火轉到他人身上,藉此獲得成就感。

遇到攻擊行為的孩子,為了保護周遭人,也為了保護孩子本身,二話不說,直接採取「暫停」策略,暫停的目的除了讓孩子有冷靜的機會外,也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,學習負責的態度。

當然也會遇到持續攻擊的情況,當下不急著找原因,也不急著跟孩子溝通,先制止為優先,這時處罰的策略可以考慮使用,處罰不是打也不是罵,而是透過肢體的限制、嫌惡刺激的介入,讓孩子學會控管自己的行為。

等到攻擊行為制止完之後,再來找原因,並教導孩子正確的因應技巧與社會行為方式。

✅賴地行為

孩子會賴在地上,幾乎都是有所求的時候,可能是為了表達自己的不爽,也可能是為了獲得某項目的的手段,但不管哪一種,都可能形成逼迫大人妥協的策略伎倆。

若孩子喜歡躺,就讓他躺吧!讓他發洩一下後,再來處理,也透過忽略的手段讓孩子知道躺是沒用的。

當然這時也可以採取積極做法,直接運用嫌惡刺激建立我們要的行為模式,讓孩子感受到,本來想要逼迫大人妥協的伎倆,搞到最後反而是自己受害,慢慢就不太敢再嘗試。

✅固著行為

可能是孩子天生氣質所導致的結果,也可能是本身認知能力受限所衍生的表現,固著的行為來自於固著的想法,固著不能說是問題,每個人都有專屬的固著模式,只是當固著特別顯著時,就很容易影響學習與社會人際的發展。

遇到容易固著的孩子,要有技巧的改變孩子的思考路徑,這時可以運用漸進式的策略逐步改變孩子的習慣,增大孩子的適應,也擴大孩子的彈性,但只要發現孩子開始有情緒上的反彈,就要懂得見好就收。

當然若是您已經完全掌控孩子的情緒行為,那就可以直接採取強制的手段,要求孩子暫時改變固著,但在改變的當下,一定要盡快建立您要的行為模式來取代原先的固著行為。

✅活動量大/衝動行為

活動量大往往是孩子感覺需求的表現,喜歡追逐力量與速度的刺激,於是容易衍生人來瘋的結果。衝動指的是不經思索就急著要去做的行為表現,常常多做多錯,最後容易讓人誤解。

遇到教室滿場飛的孩子,不用急著限制孩子當下的行為,反而可以利用活動來當成增強物,在滿足孩子活動量的同時,逐步建立我們要的秩序感,讓孩子知道我們要的是什麼。

遇到什麼事都搶第一,什麼事都急著要表現的孩子,這時不用斥責孩子,而是想辦法拖慢孩子的速度,製造機會讓孩子去觀察、判斷、與思考,再逐步建立我們要的正確行為。

✅退縮、焦慮、緊張行為

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,適應技巧也不同,所導致的行為反應自然也跟著不同,退縮、焦慮、緊張都是孩子遇到挫折、壓力時所衍生的一種心理自然呈現,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機制。

遇到這類孩子,不急著教,而是先建立關係為優先,讓孩子在輕鬆自然的狀況下,熟悉環境,也信任環境,並適時製造機會讓孩子嘗試,協助孩子獲得成功的經驗,逐步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。

💪特殊孩子的情緒行為處置,有太多的策略可以進行,不管運用的策略是什麼,只要孩子表現好的當下,記得!一定要立即給予孩子肯定與讚美,讓孩子知道我們要的是什麼,這樣好的行為才能有效率的建立。

#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
#童心職能治療所
#童心語言治療所


Tags:

About author
兒童發展評估與諮詢、情緒行為處理、社會人際關係、注意力與學習能力、動作訓練、語言訓練、認知訓練、感覺統合與遊戲課程
一位擅長處理特殊孩子的專職小兒職能治療師在這說說"我怎麼處理特殊需求孩子"
View all posts